当我们乘坐的南航班机在首都机场呼啸升空直插蓝天之时,悬了近半个月的心才算落地,连续数日的雷雨天气延宕了很多的航班和车次,而我的休假时间也是几经调整因为**机票已经浪费了不少银子,如果因为天气原因晚飞或者停飞,这次的“找北之旅”肯定会让人沮丧。出发的头天晚上北京开始下雨,老公说,晚上已经下雨,明天就应该没问题了,放心睡觉吧!一觉醒来,雨停了,地面的水渍还在,天空依然阴沉。越临近机场,心里就越忐忑,不停地问老公,这样的天能飞吗?老公说就这样的天都不能飞的话,航空公司早就关门了。一进机场大厅,迫不及待地冲到电子显示屏前看航班信息,还好,没有取消的,延误的也就一班。办好了手续找到登机口,显示屏上的登机时间正常,但廊桥尽头没有飞机的踪影,很显然,飞机还没到,心里顿时一阵乱颤,晚点是肯定的了,但是到底晚点了多长时间?马上找登机口的帅哥询问,还好,他说我们的飞机已经从另外一个机场起飞,可能晚点一个小时。在这样时候,晚点与取消相比,应该是最好的消息。谢天谢地!
登机口处的显示屏上还是正常的航班时间,我们的航班将经停哈尔滨后再飞漠河。因为只有南航的飞机有北京直飞漠河的航线,所以在二航站楼候机,自从2008年三航站楼建成以来,第一次到二航站楼,利用等候的时间顺便逛逛。
二航站楼比三航站楼设施陈旧且候机厅比较小,但人少,感觉还不错。
对航班晚点已经习以为常,大家都比较安静。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顺利到达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现在很多地方机场都叫国际机场,其实机场很小,可能有几班国际航班就可以叫国际机场了。因为是晚点航班,在哈尔滨的起飞时间比较弹性,为了赶点,在这种小机场,很容易在短时间内重新起飞。在哈尔滨机场起降过很多次,不知道为什么对机场一点儿印象都没有,所以想逛一逛,好在哈尔滨机场很小,逛一圈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一出机舱口就看见这个售货摊,还真不习惯。
这就是我们乘坐的航班,看着他们搬运行李很恐怖,绝对的野蛮装卸。
拐角处有一个卖哈尔滨红肠的,特激动,可惜不是回北京,否则我一定买一堆,要知道,哈尔滨红肠可是我的最爱。不出所料,在哈尔滨机场候机时间不长就可以再次登机了。比较意外的是,从哈尔滨飞漠河居然要飞1个小时40分钟,由北京飞哈尔滨也就那么多时间,可以想象,这金鸡上的鸡冠绝不是浪得虚名。
机翼下就是传说中的大兴安岭,可惜,只能遥望,不能亲往。
漠河机场尽管很小,但这候机楼还挺别致的,大家都忙着照相留念,我们也不例外。
乘客应该不多,刚一回头,已经下光了。我们的运气不错,从北京到哈尔滨不是雨天就是阴天,而漠河在我们的航班降落前半小时还是大雨,可从我们到达以后居然放晴了,来接我们的当地人说,已经下了半个月的雨了。为了避开北京的雷雨天气我们曾经想先乘火车到哈尔滨,然后在哈尔滨乘飞机飞漠河,后来发现,从哈尔滨飞漠河的航班是从北京飞过去的,如果在北京不能起飞,即使我们到了哈尔滨也没用,所以改由北京直飞,就价格而言,还是飞机便宜。漠河,北极村,我终于来了!找北之旅开始了!祝我好运!
飞机抵达漠河机场后,我们没有在漠河县城停留,直接去了北极村,晚上住北极村。原来以为用八天时间把黑龙江的最北边扫一遍应该没问题,但真正在安排行程的时候才发现实际是不可能的,除了黑龙江的确幅员辽阔这个客观因素外,主要是交通太不方便。原来考虑从哈尔滨乘火车到漠河,从漠河开车去黑河,这样不仅可以在火车上欣赏大兴安岭风光,还可以驱车穿越大兴安岭。可一看从哈尔滨到漠河的火车运行时间居然要28个小时,而火车运行距离只有1000多公里。从漠河到黑河距离还不到700公里,可直达的公路还不全是栢油路面,自己开车要用一整天,还得是起早贪黑才能到,如果选择公共汽车,需要中途在一个县城住一夜。没办法,只好买澳凯航空的机票从漠河飞黑河,这样,我们在漠河的时间只有一天半,漠河飞黑河的航班是晚上六点的。不能与大兴安岭亲密接触也是这次旅行最大的遗憾,希望专门找时间再去。漠河机场距漠河县城8公里,距北极村80多公里,全程高速。从上高速到下高速,路上只见到不到五辆车,加上雨后初晴,天空晴朗,温度适宜,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北极村原名漠河村,早在1860年(清咸丰十年)这里就有人居住1888年吉林知府李金镛奉命到漠河开办金矿,漠河村进入繁盛时期,由此成了黄金之路,漠河村设为三十站;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置卡伦;1909年(宣统元年)设总卡衙门;1914年(民国三年)为设治局公署驻地;1917年由设治局改升为二等县域所在地;1947年并入呼玛县;1981年漠河重新建县,将漠河乡、兴安乡划归漠河县。北极村为今北极乡政府所在地。北极村在祖国版图上有着不可比拟的地缘优势,是祖国北部“天涯”,如果把中国地图比作一只金鸡,北极村就在金鸡冠的顶尖上,素有“不夜城”之称,是全国观赏北极光和白夜奇景的最佳之处。北极村是我国大陆最北端的临江小镇,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的伊格娜思依诺村隔江相望。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13159亩,人口2806人,距漠河县城西林吉镇83公里。
要跨过这道门需要60元。
这是北极村游览地图,有很多景点值得去看看。
这个场景是我在网上看得最多的一个地方,一定要拍的。
北极村里的“第一”很多,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叫村口第一家。北极村已经比较商业化,到处都能看到包装后的痕迹。
入村的大道,路灯比较有特色,全部是原木,一看就是不缺木料。
名副其实的中国最北的邮局。本来想买纪念封和明信片,但离谱的价格让人不爽最终没掏钱。几张成套的明信片要300多,简直像是在抢劫。不知道这个价格是怎么定的。
邮政功能已经是这个最北邮局的副业,主页是卖纪念品。最终真正买的人并不多,纪念品品种少,质量差,价格高。
到处都是留影的游客,供销社也成了景点。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七星广场,是人工建的,也是北极村地标性建筑之一。
七星广场最重要的地标性标志。刚才人很多,现在突然安静了,因为大多数人还是喜欢住在漠河县城,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不得不走。
七星广场上的七根柱子,导游讲的我忘了,应该与这个地理特点相关。
最期待的是这条传说中的黑龙江了,好激动啊!江面很宽,但水流并不湍急。
江对面的俄罗斯植被茂密,树都很大,与中国境内的形成鲜明对比。
又一个人造地标性标志。
晚上吃饭的时候突然有人来喊,说可以看日落。毫不犹豫,抓起照相机就飞奔出去。还好,在树梢上。
刚想换一个角度,也就分分钟的事,太阳落下去了。感觉这里的日落很快。
当天晚上我们住在北极村一个叫贵宾楼的地方,住宿条件很好,完全出乎我的预料,真没想到在北极村还有这种品味的宾馆。下次专门发一篇这家宾馆的,不得不说的是,房子很好,环境也很好,但蚊子实在太多,被咬得遍体鳞伤。由于纬度比较高,北极村的白天很长,早晨自然也会亮得很早。因为曾经在哈尔滨上学,对这样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很怕不习惯会影响休息。临睡前认真检查了屋里的驱蚊器是否好使,驱蚊药片是否有异味,对窗户和窗帘更是检查得很仔细。北极村比较偏僻,我们又住在北极村的最东头,周围没有居民,还是有些犯憷,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早晨醒来看表才刚六点,可外面已经是艳阳高照。本想利用时差看看奥运新闻,可惜所有与奥运相关的频道都没有。从所住酒店的电视常用频道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国人的娱乐休闲情趣,基本以娱乐为主,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些八卦电视节目和弱智节目很受追捧。没办法,到外面走走吧,否则,岂不白瞎了这么好的住宿环境。拿着相机出了门,看着四周也没啥好照的,空气好,气温凉爽是真格的。离吃早餐还有两个小时,那就趁大家还在做梦拍拍这个别致的度假村吧。这个度假村共有九栋纯木质别墅,我们住的好像是第二栋。这个度假村正在建设之中,路还没有建完,外出不是很方便,想买点东西更不可能,但室内还是比较不错的。
这是我们住的那栋别墅,像这样的建筑在这里大约有十一栋。其中有一个好像是总台,一个好像是餐厅。正在建设中,砖头还在呢!
这栋别墅有两个单元,每个单元是个复式结构,上下两层,每层有三个大小不一的房间。这是我们住的单元。
一个很大的客厅,布置还比较有点北欧风情。
我们被当作贵宾,还送了一盘水果和一盘瓜子。瓜子一粒未动,水果也仅把香瓜吃了。
这是我们用餐的地方。诺大的建筑中有很多包间,观察了好久,发现只有我们一个包间有客人,不知道这么大的地方怎么保证不亏损。
每个到北极村的人,肯定都是冲着“最北”去的。寒冬的北极村或许还可能亲眼目睹北极光的瞬间闪现,炎炎夏日,除了清凉消暑,没有了北极光的期待,那就好好找找“北”吧。
边防重地,闲人免进,我们只能隔着这道大门拍照,里面没有一个人影。刚才还是熙熙攘攘的一大堆人,突然清静了,抓紧时间拍了几张照片后,又一个旅行团的人到了,又是一通乱挤。
这个圣诞老人之家还真有些特点,其实圣诞节并不属于中国,为了发展旅游,北极村不仅建了圣诞老人之家,还专门从芬兰的圣诞老人学校聘请来了专职的圣诞老人。
这是真人版的圣诞老人,通常是来了游客后马上通知这位老外赶紧换衣服,我们去得比较早,他还在自己的房间,我们已经把圣诞老人之家转完了以后,他才打扮停当来见我们,看来这身行头要收拾好也不是那么容易。我和他聊了很长时间,他说到北极村工作大约三个月一个轮次,一年里有四个人分别来,这是北极村旅游公司和他们的合同。芬兰是圣诞老人的诞生地,有专门培养圣诞老人的学校,全世界很多圣诞老人都是芬兰去的。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传着这身衣服与游客照相,闲暇时,他上网,吃饭有专门的人为他做。由于这个小地方懂外语的人不多,很少有人和他聊天,不知道他是不是感到寂寞。他带我又逛了一遍圣诞老人之家,还和我们大家分别照相留念。当然,进这个圣诞老人之家是要额外收费滴。
圣诞邮局里面只卖纪念品,纪念邮票种类很少,而且特别贵。
北极村的最北还有最北的乡政府,最北的学校,可惜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因为还有北极点。在从圣诞老人之家去北极点的路上,正好可以看到对岸的俄罗斯村庄,马上停车拍照。
陪同的当地人说,黑龙江里俄罗斯一方的鱼特别多,但中国这边的鱼却很少。我觉得很奇怪,在同一条江里,鱼应该是无处不在,怎么会差异那么明显?但事实就是如此,所以,中国的边民经常越界过去非法捕捞,引发了很多外交争端。
对我而言,到北极村最期待的不是那些所谓的“最北”,而是中国的北极点。北极点位于“北极沙洲”景区内,是北极村新开发出的一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景点。据导游介绍,这个沙洲形成于1958年大水后。1958年,北极村经历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洪水,水最深处可达190多米,整个村子全部淹没于洪水之中,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极大灾难。大水过后,多处河流改道,沙洲由此形成。现在的细沙上已经长出了很多的野生草本植物,郁郁葱葱,非常壮观。新修建的身体测试门、鄂伦春祭坛、像形“北”字雕塑、最北点、七星坛、玄武坛、众多北字的石雕,让人真切感觉到“最北”的巨大引力,最终从找到“北”中感受到无比的快乐。
这是进入北极沙州的入口处,也是找北的必经之地。
跨过这个吊桥就可以找北了。
走过这个索桥,对面就是北极沙洲。用桦树皮做的船。
沙地上长出的茵茵绿草和遍地野花。
象形文字中的北字。
三角形所在的位置就是中国北极点,东径122°20′43.48″,北纬53°29′52.58″,也是中国金鸡鸡冠所在的位置。
中国最北的广场:北望亚口广场。
金鸡之冠广场的主题雕塑“玺”。
玄武广场上的龟蛇雕塑。
界碑。
“我找着北了!”确实是到过北极村的游客的心里话,但这字可真是太柴了,如果由书法家来写,效果应该更好。找着北了,心里的需要得到了极大满足,剩余的时间去看看不同的“北”字也不错。据说全部景区有50个“北”字,这些“北”字都是从不同的名家文字作品中复制而来。
北极沙州有很多小动物,我运气不错,正好看到一只小松鼠蹲在路边,大家一阵狂拍。还好,没惊跑它,看来对这种阵势已经见怪不怪了。
关于北极村是否为中国真正的最北,一直质疑不断,下面是从几篇文章中摘的,供大家参考。
北极村上的景观虽被冠以一系列的“最北”,但若较真的话,有可能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中国“北极”。巩杰生先生所著《黑龙江省山水风光旅游》一书认为,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北极村纬度大致为北纬53度31分10,但从地图上看,漠河东约70公里的乌苏里村比北极村还要偏北,其纬度大致为53度33分40。巩先生的书出版于1998年,数据可能已旧,但即使按现在北极村景区门票上所说的53度33分30,仍然是乌苏里村险胜。但是为了吸引游客,有意模糊和夸大,在国内乃至世界各地的旅游景点已很普遍。对此人们也乐观其成,将错就错,仍称漠河村为“北极村”。查看大比例尺地图,可以知道这里(北极村)并不是中国的最北端。中国的北至点应该是在北极乡往东北方向一个叫乌苏里的地方,那里比现在北极乡这个所谓的最北端还要向北5.5公里。一些对中国的北极点很感兴趣的人,他们不满足“乌苏里浅滩”是中国的最北点这样的结论,曾去寻找中国的最北点。他们找到了,在乌苏里北的黑龙江中有两个小岛,分别叫做“上江岛”和“下江岛”(北纬53°33′27″),这两个小岛比乌苏里更向北。但他们对这个结果还不满意,因为这两个小岛都在黑龙江主航道的南侧,国界是按主航道划分的,主航道比这两个岛更北,因此中国的最北端应该在主航道上,也就是在水面上。好在东北有冬季,漠河在11月就封冻了,在冬季可以到达主航道上的中国最北端。在2007年的冬天,他们一行几人开车从北极乡出发,走了大约60多公里,手持GPS,一路定位,终于在冰面上找到了中国的最北端(北纬53°33′47″)。今天中国领土的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乌苏里镇所属的北红村(北纬53.56°,东经123.27°)。(北极村的纬度是北纬53.50°,比北红村略低。)”北极村之所以出名,在于是原漠河县所在,而长期所说“漠河以北”指的就是这里,但这里的漠河是县的概念,因此传统说法并不错。至于谁是北极点,意义并不大,因为主航道是在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