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门寺地宫,发现于1987年,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长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面积31.48平方米,地宫中开掘的2499件大唐瑰宝蜂拥着4枚佛指舍利重回人世。谓“穷天上之庄严,极人世之焕丽”。是一部追溯历史文明的佛教“史记”,也是一幅再现佛教圣地的历史画卷。
佛光小道长1230米,宽108米,意味着由世俗走向成就的修行之路,也就是说是一条成佛之道。佛光小道是景区的景观主轴。东边设有佛陀胜迹系列雕塑,讲述了佛祖释迦牟尼从降生到涅槃的故事,西侧是法界源流系列雕塑,展示了佛教文明在世界特别是在中国的传达与开展。佛光小道辨别设有经幢、菩萨,同时按佛教“五时判教”而设,其中包括: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时。
148米的法门寺合十舍利塔于2009年5月9日落成。其外型好像合十的双手,两头镂空局部是一座传统方式的唐塔。塔前铺设了一条长达1230 米、宽108米的佛光小道,一些源于佛教经典题材的景观小品及金色菩萨像装点在小道两侧。小道中间辨别是可容十万人的朝圣广场与山门广场。
寺院位于佛光小道中段偏北的东侧,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说它是佛门圣地,一是据天文阴阳学,这座寺庙披小带河,负阴抱阳,气聚而不散,表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助于僧人们在青山白云,流水清泉中悟道成佛。二是寺院阅历了佛教在中国传达兴盛衰微,再光大的全进程。正是由于这座寺院的令人惊叹的历史,才有了明天蔚为壮观的法门寺文明景区。假如说法门寺佛文明景区是一个怒放的莲花,这里就是贮藏,扶植莲花的种子。
法门寺博物馆,1987年4月,法门寺唐代地宫及数千件瑰宝面世,宏动了海外外。为了妥善保管这批稀世瑰宝,人民政府建筑法门寺博物馆,于1988年11月9日正式向海外外开放。作为以珍藏、维护、研讨、陈列法门寺地宫文物和历史文明为次要内容的法门寺博物馆,它在建立伊始便被归入法门寺建立总体规划的蓝图。经过十多年的开展,法门寺博物馆曾经具有较大的规模,成为全国文物博物馆的一个后起之秀,并向国度级博物馆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