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重庆彭水乌江画廊

发布时间:2019/05/09   阅读次数:497
彭水,拥有“不墨乌江画,无弦苗乡音”美称的魅力之都。彭水山青水秀,地势险要,境内有乌江、郁江、长溪河(今称阿依河)等。因郁江下游曾有古彭人寓居,史称“彭水”,故
彭水,拥有“不墨乌江画,无弦苗乡音”美称的魅力之都。
彭水山青水秀,地势险要,境内有乌江、郁江、长溪河(今称阿依河)等。因郁江下游曾有古彭人寓居,史称“彭水”,故县名取“彭水”。彭水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汉武帝设置涪陵县,管理彭水郁山镇。东汉末年,改为巴东属国。三国时刘备设置涪陵郡。隋朝设置彭水县。彭水为道、州、县三级治所在地,为十八州(今川、黔、湘、鄂、桂结合部)政治、军事、经济、文明中心。可以说,历史上的彭水相当于如今的一个省份。

彭水拥有历史上可谓东北三大盐泉的郁山盐泉。郁山镇拥有丰厚的盐矿资源,又因其盐泉多为陆上盐泉,易于开采,自先秦时期开端便被开采应用,自古为国度重要的盐场之一。“天下之赋,盐利居半” 使盐在国度中的重要位置愈加突出显现,由于彭水拥有共同的盐和丹,在农业时代是特别重要的资源,所以,历史上的彭水,较为富有。同时,乌江穿彭水而过,而郁盐的内销多依托乌江以及乌江的主流。可以说,乌江在彭水的开展历史中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乌江画廊-重庆旅游-重庆中青旅

乌江,古称巴江,后称延江,也叫黔江、涪水,是长江下游右岸的最大主流。元代初次被称为乌江,那时蒙古人南下,用蒙古语记下各地的名字,再音译成汉字,招致了许多错误,乌江也是此时得名。游乌江画廊,走乌江旱路,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自贵州省沿河县进入重庆酉阳万木乡、龚滩古镇、彭水,至重庆涪陵汇入长江,支流全长1037公里,其中乌江彭水、酉阳龚滩古镇至贵州沿河段约100公里,拥有“千里乌江,百里画廊”的佳誉。
彭水万足至酉阳龚滩段是乌江画廊最美丽的峡谷,沿途将经过乌江彭水电站、马峰峡、鹿角镇、碧翠峡、石盆峡、洪渡镇,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龚滩古镇。乌江百里画廊的“奇山、怪石、碧水、险滩、古镇、廊桥、纤道、悬葬”构成了乌江画廊的景观要素。


彭水电站

乌江彭水电站,总投资121个亿,总装机容量为175万千瓦,大坝宽113.5米。电站于2005年9月正式开工建立,2008年12月五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是重庆市自建国以来,仅次于渝怀铁路的第二大建立项目。乌江彭水电站并网发电后,较好地承当起重庆电网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对补偿重庆市电力缺乏、进步电网平安经济运转和供电质量起到主干电源的作用,113.5米大坝的建成,使横冲直撞的乌江变成高峡出平湖的现象,显得愈加妩媚多姿。

万足古镇
具有300多年的历史,万足在宋朝时叫万蹵寨,寨址在万足古镇东南2公里多路的寨坪。宋朝沦亡后,万蹵寨随之废去。明末清初,江西的客商离开万足后,发现这里紧靠乌江,并有水运疏通的天文优势,于是便定居上去,逐步构成了一个商贸市场,乾隆年间,万蹵被改为了万足。万足自古就是商贸云集之地,物流集散中心,从清代道光年间开端,很多外籍商人就离开这里经商,博得“金万足”的佳誉。万足古镇虽然历经300多年沧桑,但许多古修建仍然保管残缺,万足古镇的修建既有徽派的封火墙,也有土家的吊脚楼,亦有苗寨的撮箕口院落等,是一个多元化的修建积聚地。被考古专家誉为“研讨乌江流域古文明开展的材料库”。古镇上最具有特征的是万寿宫、万天宫,万寿宫为清代江西人的会馆,整个修建至今保管残缺。位于街道左侧的万天宫,比万寿宫建得要早一些,曾设戏楼、戏台,还供有因治水有功而被巴人奉为神灵的李冰父子塑像。此外,万天宫每年要在农历五月十三召开“袍哥会”,参会的有好几百袍哥,还要请外地戏班子来演几出戏。万足古镇不但修建有特征,而且修建上的一些木雕、石雕、匾额等,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乌江的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誉有夔门之雄,三峡之壮、峨眉之秀。乌江的水,碧若琉璃,明澈荡漾。古有清代诗人翁若梅称誉:“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今有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挥墨题词:莫道光阴流水过,终身几次画中游。畅游乌江,有“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之感。
乌江画廊,从彭水万足至贵州沿河这100余公里的乌江河段,两岸风景奇特,碧波秀美、叠彩峰岭。被专家点评“山似三峡而水胜三峡,水似漓江而山胜漓江”。船行其中,可见峭壁争茸,峡口险绝如锁截江门,水碧山青如水墨长卷,因而有了“千里乌江,百里画廊”的佳誉。这里不但是一个集山、水、人文等资源为一体的原生态旅游景区,就连许多文人巨匠离开此地也会恋恋不舍,这里更是摄影喜好者的地狱。常言道:有山无水缺灵气,有水无山少风骨,乌江画廊,有山有水,山水融合,相得益彰,真是“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
河段位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境内,境内寓居着苗族、土家族、汉族等10多个多数民族,其中以苗族、土家族为主,多数民族到达总人口的60%以上。1984年成立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殷商时期起,苗族先民蚩尤、驩兜、盘瓠等部落,土家族先民廪君等部落,以及濮人、倧人、蟾夷、蜒等部落,相继进入彭水,制盐筑城。随后彭水商贸繁盛,汉文明沿着盐道与谪路逐步浸入,中原文明和共同本地文明不时拼合、沉淀与升华,构筑成了这个无独有偶的黔中首府,也诞育了巴渝最陈旧的“黔中文明。”
彭水也是重庆独一以苗族为主的多数民族自治县,拥有“鞍子苗歌”“普子铁炮火龙”“高台狮舞””“郁山擀酥饼”等多项非物质文明遗产,被誉为“中国官方文明艺术之乡”。也因而,民族、生态、文明成为彭水的三大名片。
彭水因水而生,因水而名。彭水是一方灵山秀水,彭水是一块原生态旅游胜地。彭水县委、县政府开展以“山水为背景,风情为场景,历史为外延”的休闲游乐与度假旅游。紧紧围绕建成特征旅游休闲之都和全国旅游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的,突出自然风情。依照“一线三点”的开展规划,建立四大旅游景区:乌江画廊旅游景区、阿依河风情体验旅游景区、摩围山旅游景区、郁山古镇旅游景区。彭水旅游的开展,让更多的人看到一个民族风情与自然风景兼得的彭水,也对全县经济的开展具有严重促进作用,更为重庆旅游注入新的生机。
彭水交通便当,319国道、渝湘高速、渝怀铁路、乌江黄金水道贯串全境,素有渝西北门户之称。是重庆东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
乌江鱼虾,乌江是发源于贵州流入长江的大河,自古以来,乌江两岸的人们由于常常捕食,逐步构成了乌江鱼虾共同的食用办法,有人计算,500克鱼中含有的蛋白质约等于600克鸡蛋或850克猪肉中的含量。阐明鱼的蛋白质含量十分高。鱼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与人体组织蛋白质的组成类似,富含优质蛋白质,因而生理价值较高。此外,鱼肉的肌纤维比拟纤细,组织蛋白质的构造坚实,水分含量较多,肉质细嫩,容易为人体吸收应用。

马峰峡
马峰峡衔接万足、鹿角两个平湖,方式哑铃,全长约8公里。以平地、峡谷、平湖为次要特征。左岸石峰相连,剑鱼飞升活灵活现;右岸悬崖绝壁,岩石约黄,颜色纷呈,犹如壁画。岸边一巨石下行看如神龟上岸、向下看若居鳄下水,叹为奇迹。在这个峡谷里自然景观奇特,有很多巨石构成的自然象形实物。有玉米石、鲤鱼上山、雄狮迎客、母子神龟、马峰岍等奇特石峰。

马峰岍
这里曾是川、黔交通的必经之地。据史料记载,两岸设有渡口的马峰岍,是贵州方向来人去桑柘方向必经之地。此处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曾在这里行军打仗,“马峰岍”是以得名。马援,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罪人之一。新朝末年,天灾人祸,马援为隗嚣的属下,深得隗嚣的信任。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一致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一致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将军,因功封新息侯,被人尊称为“马伏波”。束缚前这里也是土匪的聚居地,在这里发现了少量的硝坑,熬硝是为了炼制火药所用的。红军事先剿匪的时分,也曾到过这里。雄奇险峻的现象,引得明代张云翼写诗吟诵:“开天辟地有此岍,禹疏九河列江边。龙王透彻清霄底,商贾藏居世不迁”。

母子神龟
天险乌江,滩陡浪急。曾有人描述是“走遍天下路,难行乌江渡。隔岸能答言,相逢在何年”。以前这里有一只只凶残的鳄鱼总是在这里息事宁人,过往的船只需稍有不慎就会翻船,葬身鱼腹,所以,人们就天天哀求上苍保佑,忠诚之心终于打动了玉皇大帝,把曾护送唐僧师徒渡过通天河的神龟派到此处征服鳄鱼。神龟离开这里应用武力将其压在身下,永世不得翻身。从此当前,人们也过上了太平的日子。为了确保鳄鱼不再息事宁人,危害百姓,这只神龟也就永远的据守在了这里。这只神龟也成了惩恶扬善,正义的化身,在此守护一方土地的安定。
江边石壁上隐约可见当年村民用石灰书写的标语,“毛主席万岁”、“农业学大寨”、“艰辛斗争”、“自给自足”、“废除科学”等等,如今看来,就在江边,书写似乎难度并不大,但在电站库区构成之前,这些字都是写在高达七八十米的悬崖峭壁之上,这既是一段历史的铬印,也是外地人勤劳智慧的真实写照。

彭水三宝:老荫茶
马峰峡内除了象形石外,还有着生长在平地密林中的老荫茶,老荫茶是一种树叶,多生长在平地密林之间,其树大而叶茂,叶子比普通茶叶厚、大,枝可入药作清热解毒用。老荫茶的制造其实并不复杂,清晨日出之前,将采用好的茶芽,然后将分级,下叶,阴凉。然后炒青,再趁热装入细纱布袋,压实扎紧袋口,置于茶板上用力地翻揉,翻揉后又炒,最初烘焙到干为止。待型如绿茶后再用袋平装而成,茶水呈深褐色,不苦回甜,清热败火。“好吃不过茶泡饭”其实说的就是老荫茶。老荫茶还有一个特点是久泡不馊。老荫茶含一定的茶碱,能无效调理机体代谢,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防暑化食,清算肠胃、消炎利便等功用。除此之外,老荫茶熬水洗浴对杀菌止痒,消弭疲惫,防痱子和青春痘也有一定疗效。

鹿角镇
鹿角镇版图面积115.49平方公里,距县城29公里。彭酉公路的咽喉之处,是典型的多数民族山区镇。全镇有冉、张、王、李46个姓氏家族,触及苗族、土家族、侗族和汉族。

黔无驴,有坏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黔之驴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吟诵小段《黔之驴》引入),据考证,《黔之驴》的故事就发作在这里。

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时期,于彭水置黔中道,是全国十五道之一,彭水为道、州、县三级治所地,事先贵州不叫贵州,而叫矩州,只是黔中道所辖的一个州,包括如今贵阳一带。元初才正式命名为贵州,明设贵州布政使司,清设贵州省。有一种说法是,因曾属黔中道,境内有黔灵山、黔灵河,明清当前,贵州才简称黔。唐宋文学作品中,提到“黔”地的也很多。如杜甫《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孟郊《赠黔府王中丞楚》、刘长卿《送任侍郎黔中充判官》等等(这些诗词,包括黄庭坚的名作应掌握),这些诗歌中的“黔”地,都是指事先的黔州,即今彭水一带。柳宗元说驴进入黔地的运载方式是“有坏事者,船载以入”,既然是“船载”,那他所说的“黔”一定是个航运较为兴旺的中央。无论是如今还是现代,贵州的水系交通并不兴旺,与长江并无通航的历史,所以‘船载’不能够进入贵州腹地。相反,黔州的府治彭水,正处于乌江边,直接在涪陵与长江相连,完全契合‘船载以入’的条件。鹿角原来被称为驴叫,也直接证明了这点。

鹿角镇往东25公里,有一个鞍子苗寨,鞍子苗寨是一个集苗歌、苗舞、苗民村落、苗文风俗、苗乡自然山水风景于一体的苗族聚居点。2000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将这里命名为苗族“民歌之乡”。苗族舞蹈“踩花山”也发源于此。著名苗歌《娇阿依》传唱千古。

鹿角索桥
鹿角索桥长248米,净宽3米,净空高310.5米,总投资698万元,目前是乌江上最大的索桥,大桥主体由48根钢绳和256跟吊杆组成,桥面铺设公制钢板,在增添美观的同时加重了桥的本身分量,添加了桥的载重才能。

龙门峡
峡谷中部北岩,有一自然石门,传为龙女尾凿就,高约25米,宽20.4米,厚11.6米。古为彭水至酉阳的交通孔道,现为县级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外地村民抽象的称为“猪钻洞”,是当年彭水至酉阳官道必经之地,清康熙二十年(1685年),知县朱尔捷路过此处,见绝壁古树横空,藤萝披拂,景色恼人,便坐在洞口小憩,听说这个洞名,联想到本人的姓氏,连声说到:“不雅,不雅”,随即取出毛笔,在岩壁上题写下“龙门峡”三个大字。峡谷内有溶洞16个,天生桥水旱双龙洞、和尚顶龙王洞最为有名。吴冠中已经在此写生,对风光大加称誉。

彭水三宝:大脚菌

进入碧翠峡,碧翠峡群峰对出,翠竹满山,飞鸟展翅,江水清幽,各位冤家,梦境稠密神韵的乌江情怀,平地幽林孕育着珍稀土特产,大脚菌。大脚菌刚生长出来时脚大头小,生长成熟后头大脚小。因而得名大脚菌。大脚菌生长环境特殊,必需要在海拔2000米的深山里才干生长,并且周期短,每年只生长一次,每期只要2—3天。由于无法人工豢养,只能上山采摘。而且只能在青岗树的中央才干采摘到,否则就不是大脚菌了。大脚菌含有丰厚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养分价值极高,对人体有滋补、降压、健脾、美容、调理推陈出新、清热等成效。被老外称为“山珍”菌王。大脚菌气息香浓,可炒、可烧、可炖。是家庭食用、赠送贵宾的珍稀宝贵佳品。大脚菌与任何菌种都不同,是武陵山特产,其他省市是没有的。


庞滩
从汉武帝说起,建立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由于彭水一带盛产食盐,汉武帝(刘彻)置涪陵县,治所就在如今彭水县郁山镇,这也是彭水行政建制的发端。三国时分,蜀主刘备将这里升格为涪陵郡,管辖今渝西北与贵州、湖南交界的一大片区域。刘禅即位后,在尚书令陈祗的建议下(于延熙十四年(251年))派一个名叫庞宏的人来任涪陵太守。这个宠宏很有来历,虽然算不上太子党,也可算是名门之后,他的父亲是三国著名谋士,有“凤雏”之称的庞统,由于庞统在跟随刘备征战益州(四川成都)的途中不幸中箭,英年早逝,庞宏不断失掉刘备的照顾,加之承继了父亲的优秀基因,庞宏从小就聪明过人,很有才干。当他成人之后,刘备曾经过世,后主刘禅即位,庞宏自恃根正苗红,很看不惯宠臣陈祗的言行,两人发生隔膜,于是陈祗便把宠宏排斥到偏远的涪陵郡任职。一次,他前往辖区汉复县(今彭水、酉阳、沿河三县交接地带)维稳前往官邸,不想到在这里遭脱险滩,船覆人亡。后来外地的百姓为了留念他,就把这里命名为庞滩。在这里建了一块庞宏碑,记载他终身的功劳。庞滩下接鹿角湖,上连洪渡湖,南北走向,全长20余公里。自鹿角下行2公里,右岸又连一谷——龙门峡,直通诸佛江潜流。两岸绿树成荫,翠竹垂挂,青翠欲滴,水岸一色,粼光闪烁,“两岸竹笋绝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四季旅游,不论是登临鹿角中心校,还是乘船畅游,都能在如梦如幻的峡江中领悟画廊的神韵。

彭水三宝:晶丝苕粉
在景色秀丽的武陵山区,以无净化土质、无净化水源、无公害的本地优质红薯为原料,传承四百多年的工艺,全程手工制造而成的彭水第三宝--晶丝苕粉,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防腐剂,是真正的纯自然绿色食品。其色泽晶莹,久煮不糊,拿来炖汤香远益清,味鲜柔软,滋养可口,入锅后不时裂,不混汤,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养分物质和微量元素。晶丝苕粉不断以来都是招待亲朋,馈赠好友的佳品首选。

洪渡大桥
建立中的大桥洪渡大桥。到这里,就进入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了,洪渡大桥横跨乌江,衔接着贵州和重庆,建筑竣工后在很大的水平上延长了贵州到彭酉方向的间隔。桥的左下方有一口温泉,被赋予了美丽的名字“温塘子”,《民国沿河县志》记载:泉源泻玉,四季如汤,泉可荡邪,水可消厉,每当夏秋之际,游人如织,竞相澡身,乡人疥疾洗之立愈,说的就是这里。

洪渡镇
由于乌江彭水电站蓄水,古镇原址已沉入江底。古镇的开展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时期,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设县,宋嘉佑八年( 公元1063年)废县,建县达444年。汉砖瓦窑群、西汉古墓群等至今保管残缺。此地出土青铜器、兵器、宋瓷等少量文物。洪渡古镇为现代入黔之第一重镇,其经济、战略位置犹为特殊。现仍为黔东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2007年,对洪渡古镇的老百姓来说,是永远无法遗忘的一年,镇上800多户3000多名老百姓,带着对古镇的追想、对家乡的不舍,分开了。
洪渡古镇土家风情浓郁,民歌山歌远近出名,“打溜子”艺术独具特征,以“八仙”为音名记谱,所用乐器为土法自制,不必校音器而发音奇准。(土家打溜子来源于唐朝武德年间,由“打行李”、“打八仙”演化面来。传播上去的洪渡土家打溜子有一千多个曲牌,具胡代表性的是:双飘带、四平音、猛虎下山、将军进、满堂红、百鸟朝凤、节节初等。打溜子其乐声时而高亢,时而消沉,调式交替,快慢相宜,抑扬顿挫,扣人心弦,多用于婚丧嫁娶、歉收喜庆,节日欢闹等官方民俗活动。1984年地方民族学院民族艺术研讨所袁炳昌教授在洪渡推销时对这种独具特征的官方吹打艺术拍案叫绝,以为这是一陈旧官方的传统艺术确是一块难得的艺术珍宝,一朵陈旧的、朴实的、珍贵的艺术之花,外地还有哭嫁风俗,土家人的婚姻是经较自在的,但到了明代,由于封建王朝的强行异化逐步演化为父母包办婚姻,因此有了哭嫁歌的来历,哭嫁一船在喜酒前三天开端,母亲开端领哭,然后女儿哭一切的亲戚冤家,对象不同歌词和哭腔也不同。经过几百年的沉淀,哭嫁歌已成为土家文明中最具特征的婚谷。2002年贵州省文明厅命名洪渡镇为“官方艺术之乡”。


龚滩古镇

龚滩属酉阳县管辖,酉阳县历史悠久,建县距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这里曾是800年的州府所在之地,更有着600多年的土司统治文明。酉阳是土家摆手舞之乡、中国著名民歌之乡、中疆土家文明发源地、中国著名原生态旅游胜地,更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征的山水园林城市。以其雄奇秀丽的原始自然景色,富有人文传奇颜色的文明景观,憨厚的人文历史和神奇长远的流风遗韵。
龚滩原名龚湍(tuan),由于乌江水流湍急,又多为龚姓人寓居,二者合一而得名。明万历元年,凤凰山岩崩塞江构成险滩,后才被称为龚滩。滩上下落差3米,乌江流域在此分为上下两段,交往船只以这儿为起点,龚滩就逐步构成了一个货物的直达站和集散地。由于旱路交通的便当,与我们的龙潭古镇一同发明了“钱龚滩,货龙潭”的辉煌。龚滩被专家赞为“修建史上的奇葩”,是多家影视剧创作拍摄基地,依山傍水的民居,纯木构造的吊脚楼,悬空而吊,匠心独具,上下参差,各式各样的古修建屹立在乌江山峡之上,我国国画巨匠吴冠中老先生的《老街》便降生于此,他描绘这里:是唐街,是宋城,是爷爷奶奶的家。
十里纤道,有“滩”有“子”就有纤道。史载,纤道由巴人开凿,历往数千年断断续续凿出一条狭隘的纤道,犹如长龙走过留下的深深脚印,乌江上的船夫、纤道、纤夫号子汇成共同的乌江文明,如今高峡出平湖,这一切虽已成为历史,但留下气壮山河的文明是永久的。清代四川巡抚丁宝桢在盐政变革时,施行川盐入黔之便当,渝黔湘鄂之农副土特产品由乌江入川达鄂,川盐顺水入武陵山区,纤道陈列在半山岩壁上,其特点是矮、窄,开凿的年代不同,纤道的外形自然不一;最晚构成的纤道是在1945年抗日和平时民国政府开凿的,事先次要是处理抗战物资运输之需。惋惜这十里纤道,由于乌江彭水电站建筑,在2009年已沉于水底,再也不见天日。不过,我们置信作为人类本身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印记,纤道是永远不会尘封的记忆。
上一篇:四川九寨沟
下一篇:重庆短命湖
热门文章

01.广州私人导游的价格是多少

02.迫于生活压我选择做了私人导游

03.曝光导游女白天陪完晚上陪睡一天收费3W不算多

04.重庆私人导游多少钱一天重庆私人导游价格

05.私人导游陪玩又陪睡,私人导游真实可靠吗?

手机交友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